▲ 僅示意圖,圖片來源:有惟攝影 yw studio
所謂的「價值觀」,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東西,遠比自己淺意識認知的還要巨大且牢不可破。
這些價值觀在婚後,會三不五時在某些時刻竄出,若你不加以思索,就會認為那是「理所當然」;但在另一個家庭裡,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--夫妻吵架,就是吵這些各自原生家庭裡的「理所當然」。
不是他愛計較,而是他就是這樣長大的
比如:婆婆要老公回家時,順便買一瓶醬油,一瓶醬油才幾十塊錢,可是婆婆就是會把這幾十塊錢給老公,因為這是婆婆要的東西,本來就該自己付錢。
而你們家裡算錢不用分得太清楚,這種順手買東西回家,絕不可能還在那裡五元、十元的付清~
▲ 僅示意圖,圖片來源:慕思 muse 攝影
於是演變成:你才是金錢觀念不佳?!
他們家從小到大就是這樣生活的,且算帳就是要算得清清楚楚,這點讓你覺得很不可思議?
但他可一點都不這麼覺得,反而認為你連這種小錢都不細算,大錢肯定會亂花!而這種事在交往時,是看不太出來的,因為他對你很大方,你也從不佔他便宜,各自經濟獨立,互不依賴。
▲ 僅示意圖,圖片來源:鋒攝影
生活的瑣碎,突顯出各自的價值觀
可是,當你們共組家庭,要付房貸、車貸等,週末要出遊、長假要出國旅行以外,還要養車、養小孩時,每一塊錢就都得仔細精算,導致許多問題開始浮現。
例如,你本以為兩人類似的家庭背景、同樣的教育程度,所造就的價值觀應該差不多;一進入婚姻生活後,才發現「天啊!」竟然天差地遠~
▲ 僅示意圖,圖片來源:吉翔如意攝影工作室 SRphotolab
了解對方的「理所當然」,才能重新建立「共同的理所當然」
不是去看他表面上的斤斤計較,連這種小錢也要算,而是看他用錢的態度;而且,態度造就結果,若對方資產管理得非常好,那你是否也該檢討自己用錢的方式?
或者提醒對方,不需樣樣精算,可以在一些小錢上,做一點「讓人覺得比較舒服」的調整,也不至於影響太多花費;那麼,這就是專屬於你們家庭的、重新定義的共同價值觀,而彼此都能怡然接受,感到舒適。
▲ 僅示意圖,圖片來源:Luke大雄 Studio
分享本文
找婚禮資訊?試試婚籌小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