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頁
  2. 專欄找靈感
  3. 婚前相處
  4. 讀懂自己的愛情 分辨「共同依賴」與「戀愛成癮」!

讀懂自己的愛情 分辨「共同依賴」與「戀愛成癮」!

人氣 15,756 分享 25
25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珍愛自助婚紗攝影工作室


作者: 派雅‧梅樂蒂, 安姬雅‧米勒, 凱斯‧米勒 譯者: 曾舜華

所謂的戀愛成癮者,依賴、黏結且強迫性地專注於照料另一個人,這種情況時常被解讀為共同依賴(codependence),但我認為共同依賴的問題範疇更加廣闊而根本;儘管罹患共同依賴可能導致某些人成為戀愛成癮者,但並不是所有的共同依賴患者都是戀愛成癮者,以下將加以解釋。

 

共同依賴的病程

共同依賴是一種心靈不成熟的疾病,源自於兒童時期所受的創傷,這種患者不成熟而幼稚的程度,已經妨礙到正常生活;根據《多蘭醫學辭典》,所謂病程,就是「一段絕對病態的過程,具有一系列典型症狀,可能會影響到全身或是身上的任何一個部位,而它的病原(成因)、病理、以及預後,可能是已知或未知」。對於共同依賴特有的一系列症狀,我稱為核心或主要症狀,這些症狀描述了共同依賴患者為何無法與自身安然相處,以下即為共同依賴的主要或核心症狀:

1.難以感受適當程度的自尊心,意即難以喜愛自己。

2.難以對旁人劃設機能健全的界線,意即不懂得保護自己。

3.難以認清自身現實,也就是無法認識自我,不知道該如何適度與他人分享自我。

4.難以顧及自我與他人的成人需求和欲求,也就是不懂得自我照顧。

5.難以體會並且適度表達個人現實,也就是行為舉止容易不符年齡、不合時宜。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So Sweet 首席攝影工作室

 

除此之外,還有五種次級症狀,反映了在共同依賴者的心中,其他人的行為是如何導致他們無法擁有一段健康的關係;這些次級症狀所代表的錯誤觀念,引發了共同依賴者的人際問題,但是,這些症狀都是源自於核心問題。這五種次級症狀包括⑴負面的控制、⑵憎恨、⑶靈性受損、⑷成癮行為或者身心疾病,以及⑸親密困難

1.負面的控制

共同依賴者若不是⑴意圖控制他人,告訴對方該當個怎麼樣的人,才能讓他覺得舒服,就是⑵允許他人控制自己,支配他該當個怎麼樣的人,好讓對方覺得舒服。而無論是哪一種負面的控制,都在受控的一方身上引發負面反應。這些負面反應使共同依賴者對對方產生怨言,因為他們無法真心接納自己。

2. 憎恨

共同依賴者利用憎恨保護自己、贏回自尊,卻是徒勞無功。一旦覺得自己受害,就會強烈感受到兩件事:自尊、傲氣或價值感低落,並且亟需找到一個方式來停止這種情況。

憤怒可以提供給人力量感、活力感,假使程度拿捏得宜,憤怒能賦予力量,採取必要行動來保護自我,但當我們回收憤怒,再加上對於懲罰或復仇有執著,就會陷入憎恨。無論我們是否真的實踐任何真正的懲罰或復仇,只要有這種欲望,就已經算是憎恨。憎恨會削弱患者本身,因為我們不斷在心中重演受害的過程,這樣的舉動帶來了痛苦情緒,例如恥辱、隱藏心中或未能妥善宣洩的憤怒,還有壓抑的挫折感。責怪他人阻礙共同依賴者的人生,憎恨就是關鍵。而不滿他人的背後,其實是因為他無法設定健康的心理界線來保護自己。

3. 靈性受損

若不是出於仇恨、恐懼或崇拜,共同依賴者會臣服於他人,或企圖在他人生活中要他人臣服於他。無論患者本身有否覺察到這件事,這個次級症狀都相當令人痛苦,損害健康,並影響健全發展。

4. 成癮行為或者身心疾病

面對現實的能力,直接涉及與自我建立健康關係的能力;換句話說,就是要愛自己、保護自己、認識自己、關心自己、調整自己。唯有以健康的心態重視自己,才能看清自己與別人,明白在我們的生命中,何者才是至高無上的力量,並看透此刻處境的現實狀況。發展出這些能力與覺知,就是走出共同依賴的關鍵。然而,我們若是內在關係失能而無法自我肯定,痛苦就會在內心、人際關係,以及與至高無上力量的關係中滋長,帶我們走向上癮過程,以求迅速減輕痛苦。

因此,我認為,具有成癮行為的人可能也是共同依賴者。相反地,共同依賴患者極可能有一種以上的上癮過程或著迷/強迫歷程,而這個次級症狀,就是共同依賴與其他成癮行為間──尤其是戀愛成癮──最主要的關連。戀愛成癮者因為與自身的關係失敗,內心往往不自覺感到痛苦,卻將這份失敗歸咎他人,於是轉而尋覓某種親密關係,相信另一個人能夠也應該撫慰他們內心的痛苦,毫無條件地付出愛與關懷,並且照顧他們。

5. 親密困難

要達到親密,必須分享自己的現實、接受對方的現實,並且雙方都不會去評斷彼此的現實,或企圖改變那份現實;共同依賴患者如果有難以認識自我(自己的現實)並作適當分享的核心症狀,就無法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。因為,親密指的就是分享彼此的現實。若無法分享健康的親密關係,共同依賴者就無法從不成熟的知覺中抽身離開,持續在人際關係中面臨痛苦的問題。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徠麗視覺攝影工作室

 

應該要先戒除成癮行為,還是共同依賴?

許多人都患有共同依賴症,並且耽溺於一種以上的癮頭,於是一個問題常隨之衍生──應該優先處理何者?

由於要走出共同依賴,必須學習以日益成熟的態度去面對現實。但在我看來,某些成癮行為強烈到治癒和欺瞞了現實情況,導致人們難以處理自身的共同依賴。這些令人無法認清現實的強烈上癮過程至少有四種,倘若某人沉迷其中,這些癮頭必須優先加以處理,而後才能有效處理共同依賴的問題。這四種成癮行為包括:

●酒癮及藥癮

●性成癮

●嗜賭

●嚴重飲食失調(重度厭食症、暴食症、或暴飲暴食)到幾近致命的程度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珍愛自助婚紗攝影工作室

 

而待共同依賴症的核心症狀復元到某種程度時,患者若還有其他不同的成癮行為,他對那些癮頭的否定也就潰堤了。在某些案例中,人們意識到自己其實只是改變癮頭。舉例來說,喬雖然逐漸戒除掉酒癮,體重卻增加了四十磅,他發現自己不喝啤酒後,改成狂吃冰淇淋,這便是培養出了新的食物上癮。另外一些案例中,雖然某種癮頭始終存在,但隨著逐步復元,人們漸漸能接受去面對現實(核心症狀三),因此能找出自己對何上癮。來看個例子,葛雯的厭食症逐漸痊癒,最終明瞭自己一直以來老是透支存款、刷卡刷到上限,不然就是三番兩次向父母親友調頭寸以維持生活。在葛雯走出了共同依賴症後,如今她終於能坦然承認自己消費成癮。無論出於何種原因,人們往往將需要治療的才視為上癮。而容易被忽略的癮頭則包括有:

●戀愛成癮

●還不足致死的飲食失調(我稱之為「自我感覺良好的肥胖」)

●工作狂

●負債、消費成癮

●宗教上癮

●尼古丁成癮

●咖啡因成癮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So Sweet 首席攝影工作室

 

戀愛成癮者與其選擇的伴侶

因此,對共同依賴者而言,戀愛成癮這種現象要能浮出檯面,首先要針對共同依賴的核心症狀下工夫。正視戀愛成癮可能會令患者情緒嚴重不穩定,因為在這種情況下,會特別強烈地去抗拒錯覺與否定。

我在戀愛成癮中所見到那種痛苦難解的模式,呈現在兩方之間的關係中,雙方都具有特定而明確的特徵;其中一方全神貫注於伴侶及這段關係上,另一方則企圖迴避這段關係中的親密連結,手法通常是沉溺於某種癖好或採取某種能引發張力的歷程。我稱前者為戀愛成癮者,後者為避愛者;而他們彼此間形成的關係,我稱為共同成癮關係。

共同成癮通常存在於夫妻之間,但是這種問題幾乎可以存在於任何真實或幻想的兩方關係中:父母對兒女、朋友對朋友、諮商師對客戶、老闆對員工、甚至個人對公眾人物或與流行偶像之間的幻想關係(即使戀愛成癮者可能從沒親眼見過對方)。

共同成癮並非奠基於健康的愛情,而是建構在極端的正面張力與負面張力上。尤其是戀愛成癮者,在面對這段關係時,可能會歷經著迷、強迫的感覺、念頭以及行為,同時並伴隨著劇烈情緒,包含憤怒、恐懼、痛恨、欲望與所謂「對另一半的愛」。在下一章,我們會更詳細地檢視戀愛成癮者的典型特徵。

 

內文摘自《當愛成了依賴: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,卻被愛得不夠?》

 

分享本文

派雅‧梅樂蒂, 安姬雅‧米勒, 凱斯‧米勒

關於作者:派雅‧梅樂蒂, 安姬雅‧米勒, 凱斯‧米勒

內文摘自《當愛成了依賴: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,卻被愛得不夠?》
作者: 派雅‧梅樂蒂, 安姬雅‧米勒, 凱斯‧米勒
原文作者: Pia Mellody, Andrea Wells Miller, J. Keith Miller
譯者: 曾舜華
出版社:遠流

找婚禮資訊?試試婚籌小工具

相關文章熱門推薦

APP
歡迎禮

新用戶歡迎禮

超實用「婚禮籌備懶人包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