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頁
  2. 專欄找靈感
  3. 婚前相處
  4. 容易逃避親密關係?教你讀懂「避愛者」的3大特徵!

容易逃避親密關係?教你讀懂「避愛者」的3大特徵!

人氣 50,503 分享 7
7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BLACK EYES STUDIO

 

作者: 派雅‧梅樂蒂, 安姬雅‧米勒, 凱斯‧米勒 譯者: 曾舜華

戀愛成癮者選擇的伴侶:避愛者的特徵

會吸引戀愛成癮者的人,具有某些可以辨認且頗容易預測的特徵。而相對地,具有這些特徵的人也受到戀愛成癮者吸引。在戀愛成癮者「模範」伴侶的所有特徵裡,共通的主要特質就是逃避,戀愛成癮者也許會覺得這點不可思議,因為避愛者最初登場時,是如此氣勢強硬。

避愛者的特徵

避愛者至少有三種以上的特徵,結合之後,導致他們逃避親密關係。

1.避愛者為了逃避關係內的張力,就在關係外創造各種活動(通常是成癮行為)張力。
2.在一段關係內,避愛者避免讓伴侶瞭解自己,以保護自己不被對方吞噬,或是受制於人。
3.避愛者避免與伴侶親密接觸,採用各種我稱為「疏離技巧」的步驟。

我最常見到避愛者特徵的地方,就是在一段男女戀愛關係中的男方,雖然在某些戀愛關係中,可能是相反的情況;而在一段同性戀情中,其中一方也可能具有避愛者的特徵。除此之外,避愛者的特徵可能在其他種類的關係中浮現檯面──對兒女、父母、配偶的父母、接受心理治療的病患、親近的朋友等等,不勝枚舉。

在避愛者與他人的關係裡,最基本的特性就是真正的遺棄;避愛者不會和兒女分享自己實際上是個怎樣的人,他們躲在防禦的情感心牆後面去經營生活,就像隱身幕後的木偶師一般,對於建立關係的另一方,他們一直不斷想控制對方的選擇。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Bluewein Photography

 

有意識的恐懼與無意識的恐懼

避愛者清楚意識到自己(嚴重)恐懼親密,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會被壓榨、吞噬以及控制。正如以下所見,避愛者在童年時期,就被他人的需求、他人的現實、他人的存在所壓榨、吞噬、控制,所以他們再也不想經歷這種事,童年的黏結經驗烙下一個深刻信念──越是親密,就越是悲慘──這是從與原始照顧者和與其他戀愛成癮者的互動經驗中歸納出來的。

同時,在某種程度上,避愛者也恐懼被拋棄,這份恐懼通常是無意識的,然而在部分避愛者身上,已經幾乎足以意識到這份害怕;這份成年後的恐懼源自於童年時期被照顧者遺棄。因為,當孩子被迫要去呵護父母,父母同時也就遺棄了孩子受呵護的需求。

雖然相較於黏結,避愛者在童年遭受遺棄的經驗較為不明顯,卻也是真實存在。由於在兒童時期,避愛者通常缺乏足夠的人際互動經驗,不曾舒緩過遺棄的痛苦、恐懼和空虛,他們不曉得人際關係可以紓解這些情緒。然而,儘管他們難以對伴侶做出承諾或親近對方,但這份害怕被拋下的無意識恐懼,仍將他們拉入與別人的關係中。

在自己也沒意識到的情況下,避愛者卻能辨認出戀愛成癮者對於被拋棄的強烈恐懼,並且受到吸引;避愛者知道,他要誘發伴侶的恐懼很簡單,只要威脅分手就可以。避愛者相信,像這樣立於上風,他們就能逃脫被壓榨、吞噬和控制的命運,而在內心更深處,他們相信這樣就能避免自己被拋棄。

因此,避愛者和戀愛成癮者具有相同的兩種恐懼:恐懼親密,也恐懼拋棄。兩者的差別在於,其中一方明顯意識到的,卻潛藏在另一方的潛意識中。

戀愛成癮者對於遺棄有強烈恐懼,卻沒意識到自己害怕親密,導致他們不自覺地選擇不擅親密的對象;避愛者強烈恐懼親近,然而底下卻潛伏著對被拋棄的深層恐懼,於是他們總想成為關係中主導的那一方。如此,他們至少能有時感到自己手握大權,迎合了對方的需求,卻不至於被吞噬自我。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Pei makeup


逃避關係內的緊繃感

避愛者有個主要目標,就是將關係內的緊繃感盡量降到最低,因為關係若是緊繃會令人感覺非常消耗心神,對此他們十分害怕,並且威脅著要成為一種壓倒性的力量。為了避開親密關係,他們專注於關係外的某樣事物,並且沉迷其中,任何成癮行為都無所謂,總之效果是一樣的:他們無暇和伴侶保持親密關係。

由於專注在關係外的事物,避愛者大幅拉開了與戀愛成癮者的距離,於是伴侶感覺到避愛者人在心不在,因為,他們的心確實不在這裡。

除此之外,將心思大量投注於關係之外,能賦予避愛者活力,感覺生活充實,他們將關係維持在低度張力,所以無法在關係之中感受到活力。戀愛成癮者若覺察到對方缺乏活力的傾向,將更令他覺得對方疏遠了自己。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Tryme Image攝影工作室

 

避免伴侶瞭解自己

正如我們所見,親密指的是分享自我資訊,而對方不妄加評斷,但避愛者在可能與他人親密接觸時,會想辦法避免讓對方瞭解自己。我相信這是出於他們心中強烈的恐懼,害怕如果和別人分享自我,就會被利用、吞噬、控制或操縱;從他們不願意告知伴侶自己的需要及欲求,卻要伴侶猜測他們心意,這一點便可見端倪。

害怕被利用、被吞噬、恐懼親近對方,從避愛者的兒童時期便出現了,當時他們分享了自我資訊,照顧者卻真的加以利用,操縱他們來照料照顧者。此外,我們也已經看到,戀愛成癮者也想要緊緊與伴侶黏結,得到無條件的愛與照護,關於避愛者的個人資訊,他們會徹底利用到極致。

並且,假若直接開口要對方協助滿足需求及欲求,結果戀愛成癮者卻沒能確實履行,避愛者就會沮喪失望,感覺遭受背叛,正如他童年時的經歷。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青樺婚紗CHINGHUA


避免關係中親密接觸的機會

避愛者採取種種疏離技巧以避免親密關係,方式包括構築心牆,而非劃設健康的界線、老是讓周遭環繞足以轉移注意力的事物、採取心理控制的手段、沉迷於某種成癮行為。

 

構築心牆,而非劃設健康的界線

人與人之間要有健康的親密接觸,需要個人與他人分享自我現實,對方能夠理解,並且不會擅自評斷或意圖改變;這情形可以發生在一種或數種不同的現實層面:肢體、性、情感以及知性層面。

對於這種親密交流,健康的界線(boundaries)極為關鍵,它們提供了保護,於是我們得以自在地聆聽他人的現實,即使不喜歡也無傷大雅。相對地,我們也能自在地分享自我;界線還有另一個功能,就是約束自我現實,讓我們能適度表達,不至於以自我現實去侵犯或虐待他人。

許多共同依賴症患者的核心症狀之一,就在於無法維持健康的界線,有些人構築了心牆,而非劃設健康的界線。心牆確實能保護我們,但它們阻斷了親密關係,與界線並不相同。如果其中一方或雙方都設立了心牆,彼此幾乎不可能發展親密關係。

想像一下,你正站在自家草坪邊緣,位於你家院子與鄰居院子產權交界的那條線,這條線就如同一條健康的界線,你知道線在哪裡,你能從上頭望過去,和另一頭的鄰居交談,隔著這條線發展出一段關係。然而,你和你的鄰居都清楚,你的產權從哪開始,到哪結束。

假使你沿著產權界線蓋了道高聳的磚牆,或是一道木籬笆,你和鄰居之間便有了個實體障礙物,你再也無法輕易與他見面、聊天。牆雖然給了你保護和隱私,卻也阻擾了你和鄰居間的關係;高高的磚牆或許對保護產權有些幫助,但心牆卻禁絕了親密關係。

有幾種牆阻礙了我們與人相處的能力。舉例來說,憤怒與恐懼之牆使用了激烈的情緒,令人不敢靠近;避愛者可能也會使用沉默之牆,有效將彼此交談降到最低;還有偽裝成熟的牆,老是假裝淡然,喜怒不形於色(避免情緒上的親密);以及善解人意的牆,永遠客套殷勤,甚至關係陷入瓶頸也不告知伴侶──即使告知之後,難關或許就迎刃而解了(避免知性和情感上的親密)。

 

轉移注意力

避愛者使用的另一個疏離技巧,就是在伴侶面前裝忙,邊開車邊聽廣播就是個常見例子。避愛者在家時,可能會一直開著電視,或是忙於修繕物品、弄東弄西,有時候避愛者會極度熱衷於某項運動,好比網球、高爾夫球、保齡球或壘球,這樣就有理由長時間不在伴侶身邊;享受這些活動並不是什麼過錯,只要目的不是為了避開彼此的親密接觸。就算是兩人共同從事一項運動,例如父子一同玩高爾夫球或打獵,參與這項活動的目的,也可能只是要取代思想或情感的親密交流。

 

居於主導地位

在我們的文化中,價值、權力和金錢的關係十分奧妙,每當價值感增加時,我們的權力感和賺錢的能力通常也會提升,基於同一理由,如果以某些方式賦權於自我,我們的價值感和賺錢的能力可能就會增加。但是相對地,如果我們賺錢的能力降低了,價值感和權力感似乎就隨之減少;三項中只要有一項改變,就會連帶牽動其他兩項──共同增加或共同減少。

避愛者企圖掌控金錢、扮演強者、比對方更有價值,他們藉此來主宰伴侶,對控制的這份深不可測的需求,就源自於他們最大的恐懼:被他人支配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。

乍看之下,這情況似乎自相矛盾;一個人極力避免與他人發展關係,卻想要控制別人留在這段關係之中?是什麼因素阻止這個人飄然而去、離群隱世?我認為,一方面是內心潛藏著被拋棄的恐懼;另一方面是拯救那需求迫切又楚楚可憐的戀愛成癮者,同時受到對方崇拜,能給予自己價值感和賦權感。避愛者想要也需要建立關係,感受到與他人的連結,但他們卻小心翼翼,防衛得滴水不漏。因為他們恐懼受制於這段關係,害怕被這段關係吞噬,於是利用價值、權力、金錢的連動機制,以及若即若離的保留態度,成為手握大權主宰一切的人。

另一種主導方式,是無論如何都要贏、都要當「對」的那個人,因為承認犯錯就代表落於下風。然而,也有另一種方式,就是避免爭執。因為一旦在爭執中吵輸,就代表無法閃避伴侶論點中的邏輯,必須改變自己或承認自己犯錯,因此會有失去主導的感覺。

有些避愛者也可能採用肉體力量和虐待去控制戀愛成癮者,許多肉體虐待的關係之所以存在,這是個重要因素。

 

上癮

避愛者沉迷於一種或多種癮頭,可以達到好幾樣目標。而最主要的,就是在關係之外創造張力,好替避愛者的生活帶來活力與興致;其次,療癒避愛者尚未準備好面對的殘酷現實;第三,得到戀愛成癮者的注意力,向戀愛成癮者傳達出訊息:「在我的人生中,還有別的東西比你更重要。」於是,戀愛成癮者的注意力就會繞著「如何贏得」避愛者的心打轉;第四,這些癮頭造成的影響力可以恐嚇戀愛成癮者,好讓避愛者進一步控制他們。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BLACK EYES STUDIO

 

避愛者童年的受虐經驗

我們都是從原生家庭中學到如何與人相處,在避愛者的原生家庭中,家庭成員通常緊密連結,但情感卻過於強烈,我稱此種極度強烈的連結為「黏結」;黏結絕對不同於健康的連結,但對這孩子而言,黏結卻看似再正常不過。

 

黏結與適切連結的差異

親近得恰到好處的親子關係稱為連結,是親職機能健全的活動,這種情感連結就像條情感臍帶,從父母連接到孩子身上,於是根基成熟穩定的父母得以呵護和支持孩子。

黏結則反其道而行。親子之間的情感連結也像條臍帶,但卻是從孩子身上吸取活力去提供父母養分。被黏結的孩子給壓榨殆盡,滿足父母對陪伴、關注和愛的需求,曾與父母其中一方有過黏結關係的孩子,最常成為避愛者(戀愛成癮者並沒有以這種令人窒息的方式遭到利用,而是被孤零零地遺棄拋下)。

我認為,我們應該尊重避愛者的艱難處境,他們的復元之路並不比戀愛成癮者容易。在被照顧者利用的過程中,避愛者同時也遭受到了遺棄,因為在他們照顧父母時,並沒有人照顧他們。

 

情感型性虐待(emotional sexual abuse)

黏結是一種情感型性虐待,父母若把孩子拉入自身的成人關係中,這種情況便發生了。會把孩子拉入自身關係中的父母,通常心智不夠成熟,無法與另一個成年人親密相處,對他們來說,這種關係充滿威脅又太過痛苦,但是他們發現他們可以與孩子親密,因為孩子⑴脆弱,⑵不會遺棄他們,並且必須待在他們身邊以求生存。所以,在避愛者的父母中,其中一方或雙方重視與孩子關係的程度,更甚於與配偶的關係。

如之前所見,戀愛成癮者對家庭的貢獻,就是無所需、無所欲、安靜乖巧、疏離孤絕──對家庭一無所求;避愛者也有類似經驗,但卻更加超過。身為孩子的時候,他們不只對家庭同樣沒有任何要求,甚至必須提供自身資源以支持或呵護父母。這樣的孩子被黏結關係中的情感張力以及壓榨效果所擊潰。從黏結他們的成人身上,他們得到雙重訊息:「你就是至高無上的力量,我將全心全意、毫無保留地愛你;你會主宰一切、控制一切。」至於沒說出口的祕密則是,「在情感支援我的同時,你也會被這份張力壓榨殆盡而吞噬。」

雖然避愛者(儘管只是孩子)在照顧與他黏結的父母時,得以手握大權控制一切,他們卻也得為父母的人生方向負責,既然控制了對方的人生,那就得擔負起對方的幸福;而為成年人的福祉負責,對孩子而言就如鋪天蓋地的壓榨感。

會去黏結、壓榨孩子的父母,通常本身就是戀愛成癮者,例如男性的異性戀避愛者,往往曾與母親有過黏結關係。現今許多的異性戀婦女都是與避愛者共築關係的戀愛成癮者,並且曾經遭受丈夫遺棄。這些被遺棄的婦女因為丈夫不在身邊,便將注意便將注意力轉向自己的兒子,看待與兒子的關係更甚於與丈夫的關係。如此一來,便造就出另一個避愛者。等到這個兒子長大後,他會深受戀愛成癮者吸引,建立出逃避親密的兩人關係,因為他內心害怕被壓榨和吞噬。

我並非暗指男性遺棄妻子,所以應該負起全部的責任。妻子同樣也應該承擔起責任,她們沒有面對夫妻關係中的問題並且想辦法解決,卻對兒子(有時則是女兒)做出情感虐待或性虐待。

情感型性虐待也可能發生在女人身上,爸爸或許把女兒當作「爹地的小寶貝」,奉若女神,地位更甚於母親,女人往往就是因此成為避愛者。

 

進退兩難:至高無上,卻被吞噬

避愛者在成長過程中,對於自己在原生家庭扮演的角色,可能會有非常良好的感覺:自己想必是相當特別吧,才能夠照顧父母。他們學到所謂與人連結,就是成為別人至高無上的力量,但這也代表了要被壓榨。這些孩子後來常以為自己比他人優秀,這份信念莫名地使他們摸不清楚自己真正的自尊和能力。他們或者好大喜功,或者自視卑微,甚至以為恰如其分的自尊和能力是不夠的。

簡而言之,曾受父母黏結的孩子會發展出三種錯誤的人際相處觀:

1.照顧有需要的人能肯定自我價值。

2.照顧有需要的人,就是我的工作,因此踏入一段關係是出於責任和避免罪惡感,不是因為愛。

3.親近他人,意味著我會被控制而窒息,所以我避免親近。

▲ 圖/僅示意圖 來源:Bluewein Photography

 

共同依賴(Codependence)

避愛者無力構築親密關係。由於來自缺乏呵護的原生家庭,避愛者呈現出共同依賴的症狀,核心症狀二和三(難以劃設界線及難以承認與表達個人現實)在避愛者身上極為常見,因為父母從未尊重和照顧他們的權利及需要,沒有人教過他們如何維持健康的界線。

至於共同依賴的其他症狀也多多少少都存在,只是程度比較輕微。舉例來說,避愛者通常自認高人一等,但有時卻突然陷溺在毫無自我價值的情緒裡;他們也缺乏妥善自我照顧的能力,儘管和戀愛成癮者比起來,他們的這項症狀通常不那麼嚴重。另外,他們對自我抑制也有困難,只是程度因人而異。

還有,避愛者通常會尋求一種或多種癮頭,藉以療癒共同依賴症的痛苦,正如第一章中所見,這是共同依賴症的次級症狀;所以雙方都是上癮的共同依賴者,各有各的癮,以撫慰共同依賴在未經治療的狀況下,所帶給他們的痛苦。

 

兩種角色的特徵可能併行於一人身上

在某些家庭裡,孩子可能被雙親其中一人黏結,卻被另一人遺棄,又或者雙親中的一人先是對孩子黏結,然後又遺棄了他(好比單親媽媽原本黏結兒子,遇見某位男人並發展戀情後,便遺棄了兒子)。在這種既被黏結又被遺棄的原生家庭裡,親子之間沒有適當的情感連結,孩子學到與人連繫就代表既被壓榨又被拋下。於是,他們能採取不同特徵來與人互動,既是戀愛成癮者,也是避愛者。

通常這種情況,是戀愛成癮者與避愛者的身分交錯出現,一位戀愛成癮者或許被一位避愛者遺棄,於是他說:「欸,去死吧!我再也不要這樣神魂顛倒地愛上一個人了。」然後,他認識一位非常需要幫助的人,又變成掌控大局的避愛者,他試著以這種模式相處,卻發現這樣也行不通,還是回到戀愛成癮者的角色。

有時候,夫妻之間會輪流擔任戀愛成癮者與避愛者的角色,因為兩人可能都有性成癮、工作狂或是酗酒的問題。或許,當太太以戀愛成癮者的方式相處時,丈夫就是性癮兼避愛者;而當丈夫以戀愛成癮者的方式相處時,太太就變成了酗酒兼避愛者。他們沉溺的癮頭為何並不重要,但當兩人都交替於兩種身分之間時,就會產生最強烈、最瘋狂、往往毀滅對方的情況,除了心理和情感都相當強烈之外,甚至出現肢體暴力,這對社會而言是嚴重的問題。

 

內文摘自《當愛成了依賴: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,卻被愛得不夠?》

 

分享本文

派雅‧梅樂蒂, 安姬雅‧米勒, 凱斯‧米勒

關於作者:派雅‧梅樂蒂, 安姬雅‧米勒, 凱斯‧米勒

內文摘自《當愛成了依賴:為什麼我們愛得那麼多,卻被愛得不夠?》
作者: 派雅‧梅樂蒂, 安姬雅‧米勒, 凱斯‧米勒
原文作者: Pia Mellody, Andrea Wells Miller, J. Keith Miller
譯者: 曾舜華
出版社:遠流

找婚禮資訊?試試婚籌小工具

相關文章熱門推薦

APP
歡迎禮

新用戶歡迎禮

超實用「婚禮籌備懶人包」